第332章:有后了!

金之天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依米文学 www.emwx.net,最快更新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金良这个表章肯定会得到深居襄阳皇宫的天刘辩、太后何莲的恩准,也会得到太傅卢植、太师蔡邕、太保马日磾执掌的内阁的批核,其实先斩后奏甚至根本不奏也是可以的,但金良身为辅政大臣,本身的威严有很大程度都建立在他辅佐的朝廷是否值得人们尊重,若是连金良自己都不把朝廷当回事,自行其是,日后金良借助朝廷颁发的各种诏令也会被其他地方的诸侯无视,跟后世的联合国一样,美国挟天以令诸侯,若是美国经常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自己擅自行动,久而久之,也没有那些国家把联合国放在眼里

    贾诩指着地图上北地郡与上郡连接处道:“主公,此处不可不取,不可不守”

    金良问道:“文和,这里很关键吗?”

    贾诩笑道:“主公,此处名为横岭,直道经河套草原来到此处,经横岭由北向南,直至横岭南端的甘泉山横岭是一个巨大山脉,山区辽阔,支岭较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延州、庆州以及关中的屏障,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横岭两侧的河谷大道,一个是长安通往延州的延川道,一个是贺兰山下直通关中的马莲道,河谷地带水草丰盛,胡人习惯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胡人南下的主要通道延川道河谷比较狭窄,胡人南下时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从马莲河道南下,不仅距关中路程较近,而且多为土山丘陵地,险阻不大,容易攻掠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肖关道,这条道路,比较平坦,水草也比较丰盛,利于骑兵活动,缺点是距离关中较远,但在延川道、马莲河道受阻的情况下,胡人也常由此道南下马莲河道、肖关道、延川道都关系着关中安危

    延川道、马莲河道、肖关道这三条河谷通道,马莲河道居其中间,三条河谷道之间还有一些道路可以互相通往,这样,马莲河道还承受着由延川道、肖关道转过来的攻击和压力,因此马莲河道所处的地位为突出,延川道和马莲河道分处于横岭的东西两侧,而直道在横岭之上,以此观之,直道对于两侧的河谷大道起着扼控作用

    前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入据河南地,攻掠上郡,未能沿延川道继续南下,就是因为有直道的控制而同时,文帝派大将灌婴率军由直道行进,抗击匈奴,匈奴人很快撤出了河套地,确保了关中的安全

    文帝十四年匈奴族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入侵朝那、肖关,杀死北地都尉,掠夺了大批财富,随后又进攻彭阳,其前锋到了雍和甘泉匈奴族这次来势凶猛,为什么老上单于在塞内停留一月以后又撤回塞外,为什么不走距关中较近的马莲河道,而走距关中较远的肖关道呢?就是因为直道扼制着马莲河道之故

    直道的扼控作用还表现在对于横岭周围交通的控制,横岭东西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横岭才能连同,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因而在横岭有许多关卡都处于直道上,如沮源关、雕令关、午亭、老爷岭等处都是主要的交叉路口,控制着午岭周围的交通,成为控制延川道和马莲河道的重要咽喉,成为边郡重镇和关中的天然屏障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汉初年,匈奴人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人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横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胡人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横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人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

    金良听贾诩这样一说,重视起对直道的防御,便传令给留守河套的张辽,让他派人马占领横岭一带。

    贾诩凝视着地图上的横岭,感叹道:“前汉时期,元封元年,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还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总结

    前汉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在北地郡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加强了对直道的控制

    反观今朝,消极防御,毫无作为,大好直道,沦落至斯,让人扼腕叹息

    遥想当年大将军窦宪,以执金吾耿秉为副,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大将军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随后窦宪大将军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当时大汉何其雄哉

    后来为何衰败至此,便是因袁安等世家大臣把持朝政,挑拨外戚与内廷争斗所致随后的梁冀、何进与内廷宦官本来都是皇帝对抗外官的左膀右臂,却被世家大臣巧施计谋,挑拨他们自相残杀,世家乘机坐大,尾大不掉到后来虽然桓帝、灵帝觉察到世家做大威胁皇权,已经无力铲除

    因为汝南袁家、弘农杨家等世家把持朝政,搬弄是非挑拨外戚、内监争斗,大汉忙于内斗,无力图外窦宪大将军时期的积极防御遂一去不复返,渐变成后来的消极防御,原本归附塞内不敢妄动的南匈奴、乌桓、羌胡都转而依附跟从鲜卑为祸边境,甚至入寇司隶关中,大汉沦落至斯,若非主公您力挽狂澜,大汉命运堪忧”

    金良淡淡一笑道:“你我皆是边塞热血男儿,而那些世家大臣饱食终日不履边塞自然不知我们边塞百姓的疾苦”

    贾诩听主公这么一说,心里暖暖的,同时也庆幸于自己的选择,自己出身武威,常年居于北地郡,在羌胡人年年叛乱劫掠之下,虽然自己又保身之道但自己的很多亲友都被羌胡人所杀,自己对胡人恨之入骨,可若是自己找个世家人物做主公,恐怕这辈都不能为那些死于胡人之手的亲友报仇还好自己跟随了大将军金良为主公,主公跟自己一样都是边塞人,都遭受过胡人的荼毒,自己的亲友死于羌胡人之手,主公的父母都死于鲜卑人之手,主公对胡人强力、彻底的汉化很让自己钦服,这辈能跟着一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主公,为其奔走,不虚此生

    金良说了刚才那句话,忽然想到后世培养领导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都要有艰苦地方工作的经验,最好是有边塞胡人杂居地方工作的经验,而最近几十年为什么大汉对胡人危害认识不足,就因为当政的世家大臣几乎都没有在幽州、并州、凉州等边塞地方工作过,像汝南袁家历代三公都是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等中原地区转来转去

    金良骑在马上,回头对秘书令路粹说道:“向朝廷上书,命吏部设下制度,庶义弟必须先外放边疆五年以上,每年考核他治下汉化水平,完成的越好,就能越早入朝为官”

    至于那些世家弟,反正是放在位高权轻的地方养猪,就无所谓了,但那些庶义弟都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也有对付胡人的经验,也要沾染点血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往边疆做实际工作五年之内看不出这些庶义弟的厉害,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这些在边疆饱经风霜杀气腾腾的寒庶弟入得朝廷,必定把那些没有实际治政经验只懂得坐而论道的大部分世家弟斗得人仰马翻,金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金良回到襄阳后,待河套那些城池修缮略尽,便动议将河套立为朔州

    金良这个动议的前提是,他收回了河套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朔方刺史部”,州治在朔方县,东汉建武十一年45年,因为放弃了河套地区,朔方刺史部名存实亡,便省朔方刺史部入并州金良收回了河套地以后,便又有了设立朔州的基础

    金良之所以把河套地设立的州命名为朔州,既是取朔方的朔字,又是因为在历史上这块地方就曾被设为朔州北魏太武帝置朔州,治盛乐城,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等县,准格尔、达拉特、杭锦等旗地,正光五年改为云州北魏正光五年以怀朔镇置,时六镇起义军已占领怀朔镇,孝昌中乃寄治并州界,东魏又侨置于介休县界,又称南朔州,北周废北齐天保六年置,治城县,又称北朔州天保八年徙治马邑城,另置招远县,辖境约后世山西朔州市一带隋大业初改为代郡,后改为马邑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朔州,天宝元年又改为马邑郡,乾元初仍改为朔州

    立的朔州辖有朔方郡、九原郡、上郡、北地郡,以及武威郡黄河以东部分地区、西河郡在黄河以西部分地区,任的朔州刺史由雁门郡太守郭缊担任,郭缊虽然才兼文武,在演义上并不出名,但他有一个有名的儿郭淮

    郭淮现年只有六岁,冲龄小童,看起来呆头呆脑的,除金良之外,谁能料想历史上的郭淮,竟然能做到曹魏的大将军郭淮在历史上,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羌胡的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的抵御战争,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立下战功后来郭淮打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

    郭缊虽然是大司农郭全之,算是世家弟,但他久居边塞,跟常年厮混在司隶洛阳的世家人物并不亲近,反倒是对大破胡人的金良异常佩服郭缊前来襄阳拜见天的时候,得知金良准备举荐他为建的朔州刺史,欣然领命,并自愿提出把儿送入大将军府与大将军之女作伴这自然是一种变相的质,以求取金良对他的信任

    金良笑着推脱,郭缊一再坚持,并且诚挚地笑道:“久闻大将军府邸里有诸葛亮、陆逊、吕蒙、吴班,皆是聪慧过人的少年,都跟随水镜先生、孔明先生学习文武韬略,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能让淮儿与那四位少年一起生活,受他们的影响,想必淮儿将来必能成为对大汉有用的栋梁之才”

    郭缊既然已经这样说了,金良便不便推辞,只好留郭淮在自己府上

    诸葛亮领着郭淮,径直去到他们童军的驻地

    金良望着诸葛亮拉着郭淮,不禁哑然失笑,谁能料想,历史上的他们竟然是两军对垒的死敌

    郭缊主动将儿送到大将军府,得到大将军的信任,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金良嫡系将领也有跟主公进一步拉近关系的考虑,同时也考虑到儿女的未来,便把五岁以上的女都送到大将军府后的童军驻地,与诸葛亮、陆逊、吕蒙、吴班为伍,像沮授把十一岁的儿沮鹄送入大将军府,贾诩将十二岁的儿贾穆送入大将军府,吕岱将七岁的儿金凯送入大将军府,典韦将六岁的儿典满送入大将军府,有这些人为榜样,其他有儿女的嫡系将领也将五岁以上的儿女送入大将军府,有些嫡系将领现在没有儿女,等他们结婚生后,儿女长到五岁以后,便会送入大将军府里

    那些非嫡系的将领,如张燕、管亥之类的,如那些寒庶出身暂时又不想投靠金良为主公的,见金良大势已定,又考虑到自己以及儿女的前途,都纷纷将儿女送入大将军府里,在童军驻地学习训练。

    童军招收的是五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儿童,而在大将军府后方的童军总部里面学习训练的都是五品官的儿女,很多小孩的父亲或祖父甚至是一品官、二品官,这样说来,这里的童军其实都是太子党。

    这些小孩若是不好好教导,很有可能成为魏晋时期的世家弟或满清时期的八旗弟一样的纨绔弟,若是好好教导,因为他们出常人的遗传天赋、良好的家教,再加上司马徽、胡昭这样的名师,以及金良、高顺、黄忠、田丰、沮授等有实际军政经验的中央军将领按时轮流教课,这些孩必能成为明日的栋梁

    加上年长一点的诸葛瑾、法正也跟随水镜先生司马徽、孔明先生胡昭学习,大将军府里少年英才人才济济,可以推想一二十年后的中央军不会出现人才断层。

    金良外放大将成廉,领四千中央军人马和二万郡县兵,坐镇雁门,同时都督雁门两侧的云中郡、代郡军事,而定襄郡一分为二,一半隶属雁门郡,一半隶属云中郡。

    虽然现在代郡尚在幽州牧刘虞管辖下,金良还是借防御鲜卑入侵为理由,派了一个中央军将领为代郡郡尉,统领当地郡县兵,整修长城关隘,应对中部鲜卑。

    郭缊的雁门郡太守之职则有一位世家人物杜袭担任,但他只负责民政,不负责军事。

    金良回到襄阳后,给所有中央军将士放假十天,同时每人发一千钱,不只是为了欢度新年。

    飘飘扬扬的大雪终于落在河北大地,大将军府的房檐屋顶早已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天气虽然严寒,大将军府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金良在门外不住地踱步,紧张地搓着双手,房间里杜秀娘不住地喊疼,稳婆一直在轻声抚慰她。

    杜秀娘又是一声凄婉的大叫,金良整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瞬时停止脚步,凝视着华佗道:“元化,你确保没事?!”

    华佗捋着胡子,一脸淡淡笑容道:“主公,您请放心吧,主母养胎养得好,身体结实,肯定没事,当然痛苦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她只有十七岁,第一次生孩子。屋里面的稳婆是我的大老婆,协助我接生过数千个婴孩。经验十分丰富,您就放心吧。”

    金良脑门一直流汗,感觉过了好久。才听到一声嘹亮的哭声。

    华佗的二老婆,穿着一身洁白的护士服,冲出来。喜气洋洋地笑道:“主公,是位公子,母子平安!”

    金良赶紧冲进去,看到一个小婴儿裹得严严实实的,躺在稳婆怀里,浑身都红扑扑皱巴巴的,闭着眼睛,安静地躺在那里。

    俏丽的杜秀娘满脸苍白。躺在那里,温柔地注视着襁褓里的婴儿。

    金良撩开襁褓,往下面一看,果然是有****的男孩子。

    金良满心欢喜,不禁放声大笑道:“我金良终于有儿子了!我金良终于有儿子了!”

    金良的笑声太过洪亮,惊吓到小家伙了,他嘴巴一咧,哇哇大哭起来,哭的声音甚是响亮。堪比他爸爸金良的笑声。

    杜秀娘给了金良一个白眼,娇嗔道:“看把你高兴的,就是笑也别笑得那么大声,吓到孩子了。”

    金良呵呵轻笑道:“我实在是太高兴了,你知道吗,我以前杀了几千人,杀戮太盛,就担心自己无后。”

    杜秀娘又是瞪了金良一眼道:“夫君,你瞎说什么呢,虽然你杀了那么多人,但那些人都是坏人,你是在做好事,天帝不会亏待你的。”

    跟在金良身后的华佗面有得‘色’,若不是我华佗医好主公的病,主公可能真的……。

    蔡琰、貂蝉、张宁、邹晴的肚子都已经高高隆起,金良稍作推算,她们的预产期都在三个月后。

    金良在这几个月里,留在大将军府里,陪着她们一起见证小生命的诞生。(未完待续。)